三十年代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款"。
一九三一年,日軍佔領東三省 , 並企圖吞併華北省份,終
於導致一九三七年爆發中日戰爭。一九三八年,廣州淪陷,
大批難民湧入香港 。 估計一九三七年逃港難民約有 10 萬
人,一九三八年有 50 萬人,一九三九年則有 15 萬人,估
計香港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增至 160萬人。難民逃港
人數最多時,大約有 50 萬人流離失所,露宿街頭。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空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
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同一時間( 香港時間一九四一年
十二月八日),日本又進攻香港 。日軍取道中國大陸出師,
英軍被逼撤離新界和九龍,退守港島。當時守軍包括香港義
勇軍,苦戰一周後,以眾寡懸殊,難扭劣勢,終在聖誕日投
降。

    日本佔領香港共 3年 8個月。淪陷時期,貿易停頓,貨
幣貶值,糧運不繼,政府服務和公用事業都受到嚴重影響,
許多港人避居中立的葡屬澳門,澳門政府也盡量收容。日治
末期,為解決糧荒,日人驅逐大批居民離境。

    本港居民雖然備受壓迫,但大部分仍擁護同盟國陣線。
中國遊擊隊在新界四出活動,逃匿的盟軍人員也得到村民掩
護。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宣佈投降。消息傳來,布
政司詹森( 後獲封爵士 )隨即組織臨時政府。八月三十日,
海軍少將夏愨爵士率領英國太平洋艦隊抵港,成立臨時軍政
府。一九四六年五月一日,總督楊慕琦爵士回任,香港正式
恢復民政統治。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