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地质
香港的天然地形主要由陡峭的山坡及山脉构成,其中许
多山脉直伸海中,而海床较为平坦。全港最高的山峰是新界
的大帽山,海拔 957米。最深的地方则位于蒲台岛以北的螺
洲门,低于海拔 66米。
香港的山脉主要由火山岩组成,部分较矮的山丘属花岗
石。低洼地区大致上由花岗岩及沉积岩组成。在部分地方,
山坡岩屑在基岩上形成覆盖层,而冲积土则分布于部分河谷
中。大部分海床都为海泥和零散的沙洲所覆盖。
香港处于古陆块的南缘,最老的外露岩石是在 4亿年前
的泥盆纪时期,由河流冲积形成的沉积岩。该地区其后遭浅
海淹没,期间沉积物不断积聚,元朗和马鞍山的石炭纪大理
岩 , 便是该时期的产物。分布于吐露港的二叠纪砂和泥质
岩,均属于海陆沉积形成的产物。
在 1.7亿到 1.4亿年前的侏罗纪及白垩纪年代,香港呈
现一片激烈的火山活动景象 , 厚厚的熔岩和火山灰积聚下
来。随着火山爆发形成了多个大火山口 (破火山口)。 在地
壳深处,熔化的岩浆侵入原先形成的火山岩中,慢慢结晶成
为花岗岩。
6 000 万年前的第三纪初期,岩浆活动已经停止。现时
在平洲所见的岩石,是当时沙漠边缘一个湖泊中的沉积物。
长达 200万年的第四纪期间,全球海平面受到两极地区
几次大冰期的影响,曾下降至现时海平面之下 120米,当时
的海岸线离开现时本港海岸达 130公里。现时香港岛屿之间
的平坦地带,属当时珠江泛滥平原延伸地区的一部分。几次
间冰期间 (现时也正值间冰期 ),全球的海平面升至目前及
更高的水平,并沉积了海洋沉积物。
本港的地形资料,载于全港地区岩土研究计划的 55 幅
地图和 12 份报告内。土力工程处辖下的香港地质调查组,
出版了 15 幅比例为 1:20 000 的地质图和6份地质报告,
介绍了本港陆上及海底的地质。
[ 一页] [下一页]
|